中国(陕西)自由贸易试验区于4月1日正式揭牌
中青在线西安4月1日电(中国青年报·中青在线记者 孙海华) 今天上午,中国(陕西)自由贸易试验区在西安揭牌,标志着陕西自贸试验区正式成立。
作为联接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战略的重要枢纽,陕西处于“向西开放”的战略前沿,而西安又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和中国几何中心,也是西北地区门户城市。中国(陕西)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,将有利于更好发挥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对西部大开发带动作用,推动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,从而带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,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更有力的支撑。
陕西自贸试验区实施范围为119.95平方公里,涵盖中心片区、西安国际港务区片区、杨凌示范区片区3个片区,每个片区都是完整区块,体现了相对完整、便于管理的原则。3个片区均沿新亚欧大陆桥设立,自东向西呈串珠式分布。
这3个片区的功能定位,既有共性,也有个性。“共性”是以全球视野汇聚高端要素,培育高端产业;“个性”是重点发展方向清晰——中心片区,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,着力发展高端制造、航空物流、贸易金融等产业,推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建设,拓展科技、教育、文化、旅游、健康医疗等人文交流的深度和广度,打造面向“一带一路”的高端产业高地和人文交流高地;西安国际港务区片区,重点发展国际贸易、现代物流、金融服务、旅游会展、电子商务等产业,建设“一带一路”国际中转内陆枢纽港、开放型金融产业创新高地及欧亚贸易和人文交流合作新平台;杨凌示范区片区,则以农业科技创新、示范推广为重点,通过全面扩大农业领域国际合作交流,打造“一带一路”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。
根据设想, 陕西自贸试验区将经过三至五年改革探索,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创新体系,营造法治化、国际化、便利化的营商环境,努力建成投资贸易便利、高端产业聚集、金融服务完善、人文交流深入、监管高效便捷、法治环境规范的高水平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,推动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。